第285章 大唐天下杯(3 / 4)

不了问题,要过来不就是等于背债嘛。

想他出生就在唐国公府,一生不说大富大贵,可也算是富贵之家了。

自从做了皇帝,卑躬屈膝就算了,还欠了一屁股的饥荒。

这皇位,他无数次长叹望天,人生最大的失误,就是玄武门了。原本以为是胜利,结果是痛苦啊~

李承乾只能继续解释道:“父皇,朝廷收富通钱庄也不是什么都不付出,肯定是要解决百姓存银问题。同样,富通钱庄其实并没有存银问题,因为那些钱都是被借走了。”

“儿臣只不过耍了一点计谋,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罢了。朝廷只需要短暂的解决这些问题,将债慢慢要回来,除了补回窟窿,这不是还有一大堆利钱可赚嘛。”

嗯?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反应过来了。

刚开始着急上火,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想到有钱赚,李世民眼前一亮。

可被长孙皇后一问,瞬间哑火了。

“可上千万贯的银钱,朝廷又从何而来?”

天下最富的是五姓七望,总不能抢了人家的东西,还要回头去问人家借钱吧?

长孙皇后当真想不出来有什么办法解决。

虽说朝廷秋收的税还在国库,可一应用度都是有安排的,肯定不能随意波动。

哪怕李世民原因,大臣们也不愿意。

说不准还会被御史台的一众人联合大儒们一顿喷。

想想那个场景,嗯……可怕的紧。

李承乾总算是等到这个问题了,瞬间扬了扬眉,笑的跟一朵菊花似的。

似乎再说:看我,看我,看我漂亮美丽不?

咳咳!

轻咳掩饰了李承乾内心的狂喜,故作冷静的说道:“父皇,母后这事好解决,大唐钱庄现有存银可不止两千万贯。”

开玩笑,富通钱庄的存款又跑回了大唐钱庄。

虽然夸张了说有两千万贯。

等富通钱庄接手了,李承乾百分之百的有信心,存款超过两千万贯。

经过这么一提醒,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反应在迟钝也明白了。

朝廷接手富通钱庄,缺口找大唐钱庄借,堵上窟窿。

等借出去的钱要回来,再还给大唐钱庄,朝廷还能得一笔利钱。

两不耽误,朝廷有赚头,百姓也不亏,而且朝廷解决了富通钱庄的问题,说出去不算与民争利,倒是为百姓解决问题。

一举三得啊。

越想,李世民的眼睛越亮,似乎有搞头。

国库没钱,儿子有啊。

不过他高兴了一会儿,发现李承乾一脸奸商的样子,有些恼怒。想到能给国库赚钱,他忍了,只是李承乾无利不起早,从头到尾都没说大唐钱庄的好处。

李世民不放心的冷静问道:“那你说说,这对大唐钱庄有何好处?”

刚想到这个问题的长孙皇后,还没问出口,便被李世民问出来了,给了一个赞赏的眼神。

果然是默契组合。

这些小动作都在李承乾眼里,想到谈判首要做的就是抬高自己的价码,给对方谈条件的空间。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嘿嘿一笑。

“父皇,也不要什么好处。要是那笔利钱收回来,父皇觉得可以,倒是能支付些利钱给大唐钱庄,让儿臣也能赚一点。”

一听这个李世民皱起了眉。

谈到分赃,很明显,他不乐意了。

长孙皇后也是有些好笑的看着父子俩堂而皇之的谈论如何坑人家的钱庄。

而且还是钱庄没到手,已经讨论分赃了。

虽然内心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