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欺诈与忠诚(2 / 3)

主要成员处以极刑。

“朕知道,民间还存在一些对新政不满的声音。”向丁的目光扫过众人,“朕可以容忍质疑,但绝不容忍叛乱!朕今日在此立誓,必将加强法治建设,严惩贪官污吏,让大魏的律法成为守护百姓的坚盾!”

向丁的一番话掷地有声,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维护国家安宁的决心。百姓们得知真相后,纷纷走上街头,高呼“皇上圣明”,对向丁的果断和公正深感敬佩。

“阳光总在风雨后……”丁瑶站在宫殿的窗边,望着远处逐渐恢复繁华的街景,嘴角泛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来人,准备马车,我们去城南……”丁瑶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为经历了风雨的魏国都城洒下一片暖意。百姓们脸上阴霾尽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新生活的憧憬。

丁瑶一袭素雅的宫装,乘坐简单的马车,一路向城南而去。那里是受“复兴会”蛊惑最深的区域,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马车经过之处,百姓们纷纷驻足行礼,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皇后娘娘千岁!”

丁瑶没有端着皇后的架子,她走下马车,亲切地询问着百姓们的情况:“家里可还好?粮食可还够?”

“托娘娘的福,都好,都好。”一位老奶奶握着丁瑶的手,浑浊的眼中泛着泪光,“要不是皇上和娘娘英明,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差点就做了错事啊!”

丁瑶轻轻拍着老奶奶的手,柔声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大家都是受了奸人蒙蔽,现在皇上已经拨下款项,重建家园,大家齐心协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离开城南,丁瑶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临时安置点,查看受灾百姓的安置情况,并叮嘱随行的官员,一定要妥善安置好每一位百姓,确保他们有衣穿、有饭吃、有地方住。

与此同时,郑县令正在衙门里忙碌着。他奉命对参与“复兴会”的人员进行清查和教育。与那些冥顽不灵的首恶分子不同,大部分参与者都是被蒙蔽的普通百姓,他们迫切地想要弥补自己的过错。

“大人,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一位年轻人跪在郑县令面前,痛哭流涕。

郑县令将他扶起来,语重心长地说道:“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皇上和皇后娘娘都相信,百姓们都是善良的,只是一时迷失了方向。现在只要你真心悔过,依然可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郑县令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下心中的怨恨,积极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工作中。他们有的帮助清理废墟,有的参与修建房屋,还有的主动捐献物资,用实际行动来赎罪。

“郑大人,城西的周匠人求见。”一名衙役走进来禀报。

“周匠人?”郑县令微微一愣,“他来做什么?”

“他说,他有一份图纸想要献给大人。”衙役回答道。

郑县令心中一动,连忙说道:“快快有请!”

周工匠步履匆匆地走进衙门,他黝黑的脸上带着几分激动,几分忐忑。见到郑县令后,他深吸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卷有些泛黄的图纸,双手呈上。

“郑大人,草民不才,但也想为重建家园尽一份力。这是我这些日子以来,结合灾后重建的需求,设计的新型房屋图纸和灌溉系统图纸。这种房屋更加坚固,能够抵御更强的风雨,而这套灌溉系统也能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

郑县令接过图纸,仔细地看了起来。他虽然不懂建筑和水利,但也能看出图纸上的设计十分精巧,显然是经过了周工匠的深思熟虑。他赞赏地拍了拍周工匠的肩膀,"好!你有这份心,实在难得!我这就将图纸呈给皇上,相信皇上一定会嘉奖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