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护犊子的袁逢(2 / 3)

我不是袁术 御炎 3261 字 1个月前

创新的学说了。

这孩子未免太过于优秀,搞得他这个老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什么参与感,挫败感越发强烈。

而今,这孩子终于向他求助了。

求助的内容是需要一批数量不少的质量较好的铁制农具,最好还能搭配一百头左右的耕牛。

通过这封信,袁逢总算是知道袁树最近都在搞些什么大动作。

他的致良知之学已经进展到了第二阶段——行动阶段。

他搞出来的具体的行动就是“助农”,表示农为国之本,农业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农民生活困苦,生产艰难,这是动摇国本的事情。

一方面为了致良知,一方面也是为了致良知的最高目标——天下为公,他们决定开展助农行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所以,他们需要数量较大的优质农具和耕牛,以帮助农民解决农具少、耕牛少的困局,以此提高农业产量。

袁逢沉默了一会儿。

虽然说得到孩子的求助是一件让他这个父亲有点参与感的事情,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心中的挫败感更甚呢?

这小子才几岁?

十一岁生日还没过,居然开始搞起了这种关注国本的行动?

还为此撬动了五六百人和他一起搞,还从马融那里搞来了不少援助,筹集了不少善款,甚至已经对茂陵县贫苦自耕农展开过一轮援助了。

袁逢本以为学问好、思维敏捷已经是袁树作为一个神童最神的地方了,可他万万没想到,关乎农业生产这种具体的事项,袁树居然也能搞起来。

还能搞五六百人一起操作的大动作。

这份行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绝非常人所能具备。

他是官员,还是几十年的老官员,没人比他更明白搞这些事情具体需要些什么物质条件,对于主事人来说又需要一些什么样的能耐和声望。

但是……

袁逢忽然眼睛一瞪,想到了些什么。

那三百多场辩论……

还有马氏高足的地位……

难道说,那个致良知之学根本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图谋已久吗?

甚至于这场助农行动,也是他早就准备好要做的事情吗?

这些事情在正常情况下只靠他一个小孩子根本不可能办起来,但是一个声望极大的辩经神童、马氏高足就不一样了。

先通过辩经搞名声,然后和卢植对决获取马氏高足身份,接着讲学,掺私货,开始推广自己的致良知之学,吸引感兴趣的人前来听讲,然后吸引为自己的追随者。

最后才是助农行动。

通过这个行动进一步增强名望、展现自己的能力、人脉和手段,让众人信服,最后办成此事,坐实致良知之学的实用性。

把前后所有的一切都给串联起来,一切的疑惑似乎都迎刃而解了。

这小子的每一步,都是有计划有预谋的!

这小子……未免太过于聪慧了吧?

放下了手里的信件,袁逢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又站起身子在房屋内来回踱步,思考了很久。

最后,他露出了一抹笑容。

“神童,神童,我的儿子是神童,我之幸也?不幸也?”

他松了口气,重新坐下,又看了一遍求助信,心下完全坦然了。

袁逢喊来了自己的亲随吏员王秋,向他嘱咐,要他收集一批铁器和耕牛,以贩卖的名义送到茂陵县去,然后交给袁树。

王秋稍微了解了一下前因后果,对袁树的种种神奇行为大为惊叹,连连恭维袁逢,一阵连环马屁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把袁逢拍的舒舒服服。

然后他才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