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宅里,张诚的生活和大多数秦人不一样的一点,是大多数秦人习惯于席地而坐,而张诚,吃饭写字都使用高桌和椅子,两腿自然垂下,血脉畅通。虽然在外面参加宴饮或者做事、或者招待客人的时候难免要在席上跪坐,但是在自己家里,还是高坐会舒服很多。跪的久了,腿都会罗圈。
这些桌椅不是从寺工定制的。寺工当然有这个能力,但是张诚没有这个权限。寺工所产,全是大秦国家的资产,找寺工工匠定制家具拿出来,那就是贪污。
这些桌椅是从许记定制的,许记有自己的作坊和匠人,比之寺工的水准当然差很多,但是张诚在这方面也不是特别挑剔。
说话间,许记来人送东西。
张诚和张村之间的通信,一直是通过许记来实现的。一个月四五次,张村的商队送货物到咸阳,便带了给张诚的书信和一些寄送给张诚的物品。在下一次商队返回张村的时候,就带回张诚的回信。
书信主要是学生的课业,公孙尼子的书信和赵杏儿的私信。回信则包括张诚对学生课业的批复,一些张诚零散的笔记,用于学生们参考学习。以及……给赵杏儿的私信。
夫妻两个新婚不久就分开,靠的就是这些书信来维系彼此的感情。前两个月的信里,赵杏儿说,月事未至。这便是有了身孕,至今已经越发确定此事。但是赵杏儿依然坚持去学校上课学习,还要作为班长和学长,负担本班和低年级同学的一些课程。
与以往任何一次都有所不同,此次前来递送书信之人,竟然是许记的大掌柜!要知道,这位许记大掌柜虽说并无官员之身,但身为商会之首脑,其地位亦是尊崇无比。如此身份显赫之人,又怎会亲力亲为地押送这些书信杂物而登此门呢?
“听闻贵府佐大人入宫面圣之后,承蒙陛下隆恩赏赐,老夫特此前来恭贺一番啊。”显然,他定是得到了相关消息,故而借着送信之名,亲自登门前来一探究竟,试图探听一些内幕消息。
面对此情此景,张诚一时之间竟是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稍稍迟疑片刻后,他只得面带微笑,引领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掌柜前往厢房中,去观赏那些御赐之物。只见那厢房中,摆放着一尊尊金光灿灿的鼎、簋、豆、俎、匕、鬲以及甗等珍贵器物。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之下,它们闪烁出耀眼夺目的光芒,甚至有些令人感到目眩神迷,几乎难以直视。
“听说陛下是因为府佐研制出轴承和减震车弓子,所以有这赏赐?”老掌柜进入了正题。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