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之不久以前看到的咸阳,这座城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整座城的气氛却非常压抑。
回到自己的宅邸,张诚随便问老管家最近都发生了什么事,老管家絮絮叨叨介绍了咸阳最近的各种消息。
朝堂上的人事有了一些变化,赵高用胡亥的名义,进行着清洗。一些官员被治罪、一些官员被免职、一些陌生的新人进入朝堂。
寺工的变化却不大。毕竟这是一个技术衙门。需要的是熟悉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这些人也不会参与朝廷的权力争夺。是这一波里受影响最小的一个衙门了。
但是寺工的压力一样很大。胡亥要扩建阿房宫,大量的宫室建设,压力抛给了寺工。秦始皇陵也完成了最后的工程。陛下的棺椁送入了地宫。地宫里注入了大量的水银,以模仿天下河流,墓室天顶还装饰了群星的星图,据说极为华丽。
各种机扩暗器陈设在墓中,据说可以千年不坏,能杀灭一切试图盗墓的贼寇。
最后,是用坚实的夯土封闭了墓穴,又种植了树木百草让始皇帝长眠于此。
这座陵墓所使用的水银是天量。蜀中巨商巴寡妇清运送来无数的朱砂,寺工的工坊将这些朱砂加热提炼水银,装在大坛子中,沉在水塘里。这座工坊的死亡率极高,水银蒸汽的剧毒,能杀人于无形。
承装这些水银罐的水塘,里面没有一条活鱼,也不生长水草,整个水池真可谓是死水一潭。这些罐装的水银,用车辆运送到秦始皇陵里,打破陶罐,水银就倾泻,灌满了这些以铜皮覆盖的河床上。一些金属制作的船只就漂浮在这条水银长河上。河上荡漾着金属光泽。
几千年后,考古人员探方取样,从整个秦始皇陵区的土壤里,仍能发现超高的汞含量,单纯从污染土地方面,秦始皇可以算是一个流毒两千年的古代帝王。
始皇帝陵寝的很多工作,当然也是由寺工的工匠来负责的,但是这些工程,张诚无缘参与。这些工程涉及到更多的是建筑和机关之术,和御车坊无关。即便这样,御车坊这面仍然赶制了一架巨大的辒辌车,十六匹马拉着这辆车进入墓室,车中装着始皇帝陛下的棺椁,到达墓室后,这些马就被勇士刺死。鲜血流淌在墓室的地面上,渗入土壤深处。
后世传说,七十万人修筑秦始皇陵,并且被击杀以避免始皇帝陵的秘密被人所知。实际上的情况并非如此。二世皇帝继位后,咸阳的新建工程数量众多,对劳役需求极大,七十万人早就分配到各项工程上,哪里会直接坑杀?普通工匠和刑徒,又哪有资格葬在始皇帝陵这样的宝地?
史记成书于汉武帝时代,这个时候离秦始皇死已经差不多有100年时间了,汉朝要合理化自己的政权合法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否定秦。而否定秦,当然就要否定秦始皇。
几千年过去,这些伎俩始终都好使。到今天还有人在用。
到了司马迁时代,秦始皇相貌丑陋、残暴刻薄都已经是大汉主流看法了。秦始皇的形象从史记开始就被丑化。这种事张诚其实也曾经有所猜测,但是亲历大秦、亲自生活在秦始皇时代,亲眼见过秦始皇,才知道差别到底有多大。
史书上会写秦始皇统一六国,死伤多少人,常见的说法都是秦灭六国发动了22场战争,斩首人数从140万到180万不等。但是去查到底是哪22场战争,发现是从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开始算起的,到秦统一六国,整整120多年。这是把秦始皇祖爷爷的账都算到了秦始皇身上。其中还要包括武安君白起在长平坑杀的四十万人。
要是这样算,秦始皇时期统一六国的战争,死伤并不大。
不负责任的历史学家声称,秦始皇发动战争,平民的死亡数量十倍于战士。问题是,冷兵器时代士兵平民死亡比通常更高。甚至可以接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