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一颗火星(2 / 2)

风相当彪悍。这一地区的治理难度极大。因此迁徙青壮去远方服役的策略,在这一地区就得到强硬的执行。

这支900人的徭役队伍,就是从泗水郡(今安徽宿迁)抽出来的青壮,前往远方去服役的戍卒。他们的目的地是北方燕赵故地的渔阳郡(今北京密云)。两地路程长达2000里。

路途遥远、两地气候迥异,这种惩罚是切身彻骨的。

从泗水郡出发的戍卒队伍,不止这一支,一支又一支的队伍,从泗水郡出发,前往帝国的各个角落,靠这种方式,帝国有效的削弱泗水郡的反抗力量。

这支900人的队伍,和无数支走出泗水郡的队伍并无什么不同……

如果说不同,还是有的,这支队伍里有两个很特别的人。

淮河下游地区,雨水丰沛,这里一年中有一百多天是下雨的。在战国末期,天下也没多少正经的道路,人民也没有多少防雨的方法,一旦下雨,一切工作就都要停下来,这支戍卒队伍也因此被大雨阻在了半途,此刻正在泗水郡蓟县郊外的一处山路旁,支着帐篷,等待雨停。可是这雨一下就是几天,天也总不放晴。

湿淋淋的天气,湿淋淋的衣服,已经秋风起,又赶上这场雨,又湿又冷,前进不得、退后不得,900个糙老爷们在这么个鬼天气鬼地方,憋闷异常,火气暴躁。

带领这900戍卒的,就只有2个秦军小军官。两个人管理900人肯定不够,这两个军官就从戍卒中指派了两个身体高大强壮,看起来能说会道能管点事儿的,一个是阳城人陈涉,一个是阳夏人吴广。

从人群之中选拔其中看上去特别一点的人充任管理者,在很多时候都是正确的选择。戍卒的头目,身材强壮、头脑清楚、擅长言语、擅长与人打交道,这四者居其一,就可以选拔出来作为一个小头目,这种选择本没有什么问题。陈涉吴广这两个人,相比其它戍卒,也并不多么出众、多么特别,不选择他们两个,选择别人也没什么不同。

没人预料到,这两个人引发了多么大的乱子。

这是秦二世元年秋天。胡亥刚刚结束了作为皇帝的第一次巡游,归来不久。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