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咸阳城来了一位落魄青年(2 / 3)

者死伤都是正常,只要到地点做一个说明,大部分人如期带到,这桩差事就算合格。

这个无人在乎的青年,循着甘泉直道,一路向北,半乞讨着去上郡,一路走的艰难,好在乞讨这种事,在他的过往中也经常经历,倒不觉得怎样羞耻。

只不过,路好远啊!

从淮阴到咸阳就走了千多里地,从咸阳到高奴县又走了千多里地,好在这后半程是自己一个人走,没有队伍的拖累,走的更快了些。而进入高奴县以后,发现在这里讨饭好像都更容易一些,人们施舍的虽然也是剩饭剩菜,但是这里的剩饭给的更多,剩菜中也颇有一些油花。看起来高奴县果然更加富足一些。

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张村,远远望去,张村被木寨墙包围,隔着寨墙,看到当地的建筑可谓是鳞次栉比,果然好生繁盛!

青年远远望向张村,想了很久,就在村外不远的一条河流里认真梳洗了一番,又把对着河水的倒影,把自己的衣着仔细检查整理了一下。这才怀着虔诚的心,一步一步向张村走去。

“那个人,你是哪里来的,要做什么?”走近寨门,就被坐在寨门口晒太阳的老者喝住。

“做什么?”青年喃喃的说。

“是啊,后生,你是来做什么的?是来做生意的,还是来求做工的?或者是来求学的呢?”

“我求学。我听说这里有学校,我远道慕名而来,想求取学问!”青年想清楚自己的来意,于是朗声郑重回答。

“呵,这个后生有点意思。那你顺着村里这条路,一直往里走,在最尽头,有一个大院子,里面是联排砖拱的房屋,那里就是学校了。路上要是不清楚就问问村民,会有人给你指路。不要到处跑、不要闲逛、不要去周围的工坊,那些工坊很危险的!”老者说。

这一路走来,难得遇到这么和气的老者。青年郑重向老者道谢,一步一步的向最深处的学园走去。

“我是来求学的,可以吗?”青年走近学园,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的汉子正在学园门口,拎着个短棒发呆。

“你……多大了啊?”壮汉看着眼前这个衣着褴褛的青年,看起来他走了很远的路,看起来他挨了很久的饿。

“我……二十一岁了。”

壮汉笑了一声:“可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现在最大的也都不到十八岁,你这个编到哪个班合适呢?你想学什么?说说看?”

“我想……”青年发了会呆,然后说:“我想学在这个世间生存下来的学问。”

“有意思。”壮汉咧嘴笑了笑,又说:“若是说在这个世间生存的学问,我们刚刚开了一个专业,兵学,你想不想学?”

“兵学,是什么?”

“领兵作战、冲锋陷阵的学问。”

“是做兵卒吗?”

“兵卒?哈哈哈,兵卒还要学吗?是做军官!真正的兵学。”

“兵学也可以学的吗?”青年总觉得这事儿有点匪夷所思。

“当然,我说可以学就可以学,老子就是兵学系的主任!兵学不挑学生年龄,反倒是小孩子不能学这个,我看你的年龄,正好!”

“要交学费吗?”青年摸了摸自己空瘪的口袋。

“交什么学费!咱们这儿食宿全免,兵学不光有奖学金,每个月还会发津贴!”

“那就学兵学!”

“好嘞,跟我走,我带你去教务处登记名册,对了后生,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我是泗水郡淮阴县人,我叫韩信。”

秦二世元年,韩信于徭役途中逃亡,一路乞讨抵达高奴县张村,入兵学学习。师从——蒙恬。

秦二世元年,是无数英雄豪杰登场的一年,英雄们在这一年崭露头角,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