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谁说会计不能带兵的?(2 / 2)

消息在这些余孽之中流传,咸阳的气氛也不那么正常了。

李由在三川郡成功顶住了张楚的大军,数十万大军久攻不克,便放弃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在“打进咸阳去,活捉狗皇帝”的口号中,乱军被关中的财富女人所诱,索性绕开三川郡,直奔函谷关。

函谷关是大秦咽喉所在,秦孝公设置函谷关,古道仅容一车通行,当得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六国联军攻秦,屡屡在函谷关前败走。函谷关若是破了,咸阳便岌岌可危。乱军直指函谷关,这个时候不光李斯着急,连胡亥这个二杆子也急的不得了,朝会之上终于说出“诸卿,谁可御敌”这样的软话。

但是此时此刻,咸阳里连一个有战略战术经验的大将军都没有。李斯暗自后悔,如果不杀了蒙恬蒙毅兄弟,这两人随便一个人领军,不仅可以保住函谷关,连泗水郡的大乱也可以指日平之。只是天底下哪有什么后悔药?就算是楚国的大巫在此,也无法让蒙恬蒙毅复生。

掌管皇家器物制作府库管理的少府章邯却站出来,说:“微臣有一计。”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少府负责征缴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以备宫廷之用;同时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需要的供给和服务。这个部门素来被认为是一个文职部门,少府的长官更像个财会管理者。不过因为少府主要负责皇家用度,倒是经常能见得到皇帝,算是近臣。但说到军国大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公不发话,九卿最末的少府跳出来出主意,多少是有些僭越了。

二世皇帝登基日短,上来以后光顾着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兴劳役,幸信赵高等内臣,却和三公九卿疏远,倒是也不太在乎朝臣发言的次序,此刻看到熟悉的章邯有话要讲,便让他发言。

“关中空虚,国内大军一在南一在北,南有赵佗所部大军远征百越,北有王离所部大军北抗匈奴,一时都无法抽调回来。张楚乱贼数以十万计,函谷关御敌平叛,至少也要十万之众,兵从何来?”章邯看一眼排名在自己前面的诸位大臣。

“是啊,御敌需要军队,总不能把卫戍宫廷的皇家卫队送到函谷关前抗敌。”胡亥思量。

“少府掌管宫廷营造事务,骊山施工的刑徒超过七十万,这些人都是精壮的汉子,在少府管理之下,分工明确、调度便利。臣请陛下免刑徒之罪,准许他们持戈上阵,便有数十万大军可用。”章邯道。

这事儿倒也做得。其实什么是兵?在冷兵器时代,一支队伍只要能够调动管理,拿得了兵器,那就是军人了。

“章卿你可敢率骊山刑徒上函谷关平叛?”

“陛下有命,臣敢不奉从?”章邯的回答异常坚定沉稳。

少府有骊山刑徒,寺工有无尽的兵甲,这样一支由刑徒组成的军队,就由章邯带领,从咸阳出发,东进函谷关。

大秦历史上第一支非职业大军,就此登上历史舞台,一向主管物资财计的少府章邯,就此成为一代名将。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