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继承人问题-自毁前程(1 / 3)

随着在继承人之争中看似占据上风,武氏家族仿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行事风格愈发骄横跋扈,犹如脱缰的野马,全然不顾众人的目光与朝堂的规矩。武三思更是首当其冲,凭借着与武则天的亲缘关系以及自认为的胜券在握,在朝中的行为变得愈发肆无忌惮。

一日早朝,气氛略显凝重。一位谏官身着绯色朝服,神色严肃,手中捧着一份奏折,小心翼翼却又带着决然地出列。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内心的紧张,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陛下,臣近日听闻诸多关于武三思大人的劣迹,实在是义愤填膺,不得不奏。有人举报,武三思大人公然插手吏部官员选拔,全然无视朝廷严谨的选才规矩。他任人唯亲,将众多不学无术、只知阿谀奉承之辈安插进朝廷,严重扰乱了官场秩序,使得真正有才华、有抱负的贤能之士报国无门。如此行径,实在有违我武周选拔贤才、治理天下的初衷,恳请陛下明察。”谏官说完,额头已满是汗珠,他深知弹劾武三思并非易事,心中充满了忐忑,但为了朝廷的公正,他还是鼓起了勇气。

武则天原本平静的面容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冷冷地问道:“三思,此事是否属实?你作何解释?”

武三思却满脸不屑,神色自若地向前一步,拱手行礼,语气镇定且理直气壮地说道:“陛下,这纯属无稽之谈!定是有人嫉妒微臣在朝中为陛下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故意编造这些子虚乌有的谎言来污蔑微臣。陛下圣明,洞察秋毫,万不可轻信这些奸佞小人的谗言,以免让微臣寒心,也让朝中大臣们对陛下的明断产生疑虑。”武三思言辞镇定,脸上毫无愧疚之色,仿佛真如他所说,一切都是他人的恶意诬陷。

谏官一听,心急如焚,急忙向前几步,提高音量说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有证人证物为凭,容不得武三思大人狡辩。且武三思大人还在民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强占百姓田产,手段极其恶劣。许多无辜百姓因此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如今民间怨声载道,百姓们对武三思大人的行为痛恨至极。陛下若不加以制止,恐失民心啊!民心乃立国之本,陛下不可不察!”谏官心急如焚,生怕武则天不相信自己的话,言辞中满是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

武三思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怒目圆睁,恶狠狠地盯着谏官,大声喝道:“你这刁官,竟敢在朝堂之上血口喷人!信口雌黄污蔑朝廷大臣,居心叵测,该当何罪?我武三思一心为陛下分忧,为武周江山操劳,你却在这里恶意中伤,扰乱朝堂秩序。陛下,一定要严惩此等奸佞之徒,以正朝纲!”武三思仗着武则天的宠信,妄图以势压人,让谏官不敢再言,同时试图将水搅浑,让武则天将注意力转移到谏官身上。

武则天见状,心中虽有疑虑,但念及武氏家族多年来的情分以及武三思平日的表现,还是强压怒火,神色严肃地说道:“此事朕会派人彻查,绝不姑息。若查明属实,定不轻饶。但若有人故意污蔑朝廷大臣,扰乱朝堂,也绝不姑息。朝堂之上,需有确凿证据,不可随意诋毁他人。诸位大臣,皆应以国事为重,不可因一己私利而破坏朝纲。”武则天虽未当场惩处武三思,但言语中已透露出明显的不满与警告。

退朝后,武三思怒气冲冲地回到府邸。一进书房,他便一脚狠狠踢翻了旁边的椅子,嘴里骂骂咧咧:“这个不知死活的谏官,竟敢在朝堂上公然弹劾我,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必须想个办法好好教训他一下,让他知道得罪我的下场!”武三思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气得脸色铁青,眼神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

这时,一位心腹谋士听到动静,赶忙从外面进来。他身着一袭黑色长袍,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莫要动怒。对付这种不识趣的人,我们只需略施小计便可。以大人在朝中的权势,买通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