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3)

“非常可以。”李安然立即表态,“最初写那篇文章发表出来,我的初衷便是希望知青能够根据自己所在地的特点去思考如何助力乡村的发展建设。只要你觉得家乡适合进行这项建设,我一定全力以赴给予支持。”

“这太棒了!”田润叶显得非常高兴,“那么,如果我要咨询一些具体的建窑技术和实践经验,这可以吗?”

“这有何不可呢?”李安然笑了笑,点了点头,“不过,毕竟我不是专业的师傅,自然没法跟那些经验丰富的大师相比。但是基础知识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你愿意学,我就能教你。”

“那么我们马上开始吗?”田润叶边说边拿出了她带来的笔记本和钢笔。

李安然看了看那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和精美的钢笔,心里不得不承认,田润叶的家庭条件确实相当不错。

“当然可以。”李安然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于是,堂屋中,一人专心地教,一人认真地学,形成了这样的一幕。不只是口头上的指导,李安然还准备了纸和铅笔,将陶窑的结构、进料出料的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都一一绘制成图讲解。

“无论是砖块还是水泥,烧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都是燃料。”李安然强调道,“最理想的燃料当然是焦炭,它的热量非常高效。其次可以选择煤炭,再者是木炭,最不推荐的是木柴。”

“我其实不太建议使用木柴,因为它实在不划算。”听到新的词汇,田润叶停笔问道,“什么是不划算?”

这个问题对于李安然来说简直轻松。他说:“所谓不划算,指的是产品的性能与其价格之比。这是一种用来衡量购买某个物品是否物有所值的方法。”

“确切地说,性价比就是性能与价格的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公式表示。”说罢,李安然还在纸上写出了性价比的公式:性价比 =3D 性能 / 价格。

“评估性价比时,应该先确保符合你的性能需求,然后再考虑价格是否合理。由于性价比是一种比例关系,因此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并不适合所有情况,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听着李安然这番专业的解析,田润叶先是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后眼里充满了对李安然的佩服之情。

“我们家附近就有一个不小的煤矿,只不过煤炭现在很稀缺,看样子我得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怎么解决了。”

李安然了解田润叶家的情况。她父亲虽说是双水村的书记,但在外的权力有限。不过她的二叔叔——她的另一个长辈,却不同,身为县城戈委员会副主任,在这风声鹤唳的时期,确实是一个握有很大权力的人物!

再加上陕北地区的煤矿确实资源丰富,弄些批文获得一些煤炭资源应该是不成问题。既然人家已经如此客气地带礼品来求教,李安然自然是不会保留的。

“实在找不到煤炭的话,或许可以考虑把木头烧制成木炭来用。”他建议说。

“这么做虽然不及使用焦炭的效果好,但却比直接使用木柴更为经济,只是会加大人工成本。”面对好奇心旺盛的田润叶,他解释道,“是的,人力同样是有成本的。”

“嗯。”田润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人力也是有代价的呀。”李安然肯定地点了点头,继续他的教学。

### 重组后的文本

#### 6

组成部分。”

人们为了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或达成目标,必须消耗一定资源,这些消耗以货币形式表现并加以具体化,即为成本。

以人力资源为例,农村现行的是工分制度,工分类似于金钱,因此同样具有货币性质。

然而,这货币从何而来?自然是计算在整体项目成本之中的。

无论是制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