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街。
有一条就能完爆对方,那就是他知道要让产品流通起来,要让大户的粮食流通到市场上。
让小民能从大户手中买到粮食,能得到工作换来买粮食的钱。
对于这一点,他搞起了大蒜素还有其他简单的抗生药。
药物才是大户们的刚需。
甚至他还搞起了各种隐形的税收,去收割大户的粮食。
不能直接分地抢粮,但来自现代的流民穿越者有各种手段,收割大户们。
收割后,再将粮食尽量分给百姓。
就这样,流民穿越者的势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但是他并不与官军直接进行对抗。
按照这个时候那些探子们给的说法,官家和县令还只是把他当成一般的大山贼。
朝廷并不怕山贼。
山贼此起彼伏,太多太多,剿不胜剿。
朝廷怕的是那种流动造反的贼寇。
那才是最有危害性的。
而流民穿越者作为山贼,甚至可以与当地官吏们有所勾结。
上到县令,下到地主,多的是人想要与他打关系。
他们需要山贼去干一些黑事,也需要大山贼来制止更多的山贼,甚至帮助他们镇压杀戮流民。
如果治下出现大量流民怎么办?
让山贼杀和抢。
而流民穿越者这个家伙就开始扮演这种大山贼的角色。
同时为了解决财务问题,他开始将触角放在盐上。
在古代通过贩卖私盐造反的比比皆是。
而且贩卖私盐,是一种好处很多,风险很大的生意。
像张士诚和黄巢都是这样的,只不过是功败垂成。
他们能走到一方霸主,搅动天下的地位,其实已经是贩卖私盐的成功了。
他们之所以不能成功,一来是一个运气问题,二来他们习惯于用贩卖私盐的方式思考问题。
没有想到大地主的想法,也就没有及时转变思路。
并不是说他们出身不行,其实贩卖私盐这条路,还是很可以的。
一来,盐是通行天下之物。
二来,盐没有保质期的说法,多久多远都能运输,顶多会有所损耗。
三来,有盐就有粮食。
有盐就能从大户手中换取粮食。
对于古代造反来说,这是比较好的一条路径。
通过卖私盐可以获得经济收入。
而且古代盐价一直很高,绝对不担心卖不出去。
也不担心亏本。
只要秩序稳定之地,稍稍有点经济的百姓,必然要吃盐。
而吃不起盐的地方,基本也是崩溃之地。
通过卖私盐,还可以勾结官吏,可以锻炼一批敢战之士。
很多人不敢造反,但是敢于去卖私盐。
两者同样都是杀头的大罪,也会株连。
因为卖私盐,需要绝对保密的人,所以都是宗族一起干的事……
私盐贩子一直都没有真正的被消灭过,而朝廷也绝对不可能为了一支卖私盐的队伍,而拨出大军去征讨。
因为那样的消耗,远远高于收益。
何况皇帝一听是卖私盐,争取的是利,而不是他的皇权。
和造反的流民相比,重要性下降了N个层次。
何况消灭一支私盐队伍,还会来第二支。
朝廷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多设关卡。
最多只能当地那些盐商,其他私盐贩子去打击同行。
而流民穿越者就可以趁这个机会,从小规模逐渐做大。
毕竟他有现代人的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