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民心这么简单就能收拢的话,那么,还要律法何用?
但是,根据下面传递上来的消息。
这一次电影下乡之后,下面百姓,一片好评。
并且,通过这些百姓的对话,还有他们的行动。
足以发现,百姓们,对生活有了盼头,再也不会患得患失,焦虑不安。
原本很多不好的苗头,现在也戛然而止。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电影下乡活动,不但有效,并且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说实话,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别说是文武百官了。
就连上官仪都是预料不到的。
他想到了会有一定效果,但是没料到,效果居然会这么好。
怪不得,皇上要强调要两条腿走路,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啊。
原来,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一样,同样的重要。
并且,这件事情,让华夏国的文武百官,都陷入深思之中。
这些官员,绝大多数人,都是唐人。
他们都饱读圣贤书,虽然都接触过新学,但是那些圣贤书,还是给他们以极大的影响。
其实,这一次的文化下乡,按照圣贤之说,就是一个教化的问题。
而教化,在他们看来,是水磨功夫,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才能做得到。
并且,那些愚夫愚妇,很多时候,圣人教化对他们根本就没用。
但是现在,皇上只用了三部电影,就做到了用他们的手段,好几年都未必能够取得的成就。
这是什么原因呢?
难道,是那些先贤圣人,都不如皇上吗?
他们心里,是绝对不会承认这一点的。
皇上的确是千古明君,的确是英明神武。
但是在教化上,他是没办法和那些先贤相提并论得。
但是为什么,皇上的办法,要比那些先贤更加奏效呢?
思索良久,最终,他们开始朦朦胧胧地感觉到。
这应该是受众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是不识字得。
而圣人的教诲,又生僻深奥难懂。
就算是苦读十年圣贤书,都不敢说能够理解圣人的微言大义。
更何况是那些愚夫愚妇们呢?
但是皇上推行的电影下乡,用电影的方式来进行教化。
真正的寓教于乐,超过五岁的孩子,都能够看得懂。
那么自然而然的,效果就要比圣人的文章教化,不知道好上多少倍了。
这并不是皇上比先贤更加的强大。
而是因为,皇上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啊!
……
接下来,整个华夏国,都在大搞建设。
而各个行政省,各个市区,各个县城,各个乡镇,都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数不清的学校。
这也是皇上还有朝廷的意志。
各大行政省,各个地区,除了修路之外,最紧要的,就是先把学校和医院建立起来。
而这两者建立起来之后,华夏城,就开始分配老师。
而目前来说,师资力量也是奇缺的。
没办法,就拿华夏城来说,虽然已经建城多年。
但是能够毕业的学生,寥寥无几。
毕竟,华夏城的建城时间,还是短了些。
到现在为止,还没到一个学生正常的毕业时间呢。
这里面,也就有少数的天才,能够跳级毕业。
不过,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当然了,当初跟随他们过来的哪一批人之中,自然不乏可以当老师的。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