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缺口,也是杯水车薪。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之中,有一些,现在混的很好,自然是不可能去当老师的。
光有学校,而缺少老师,这该怎么办呢?
不要紧,可以去大唐引进人才嘛!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大唐的学校更加的繁多。
每年的毕业生,日渐增多。
但是这些人,不可能所有人都能考得上科举的。
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一直增加。
每年都有一些毕业生,毕业既失业,处于待业状态。
而现在,华夏国,开始大量招聘老师。
只要考试合格,口才便给,就可以到华夏国去就职。
这对那些待业者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这些人之中,固然有一少部分人,故土难离,不愿意背井离乡。
但是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想去黄金州去看看。
听说,黄金州遍地是黄金啊。
并且,他们唐人去了,尤其是书生,备受尊崇。
听说哪里的温度很适宜,听说哪里的女子很热情,很开放,很浪漫。
他们如果有钱的话,早就想去了。
而现在,华夏国给了他们这一次机会,他们如何能不心动呢?
于是,当华夏国招聘老师的消息一出,马上有无数人前来报名。
华夏国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一下子就得到了解决。
别说就缺现在这点子人。
就算再多缺一倍的人手,大唐也能给凑齐啊。
而有了这些老师之后,华夏国大大小小的学校,就开始正式开启。
在华夏城,学生上学都是免费的。
但是在各大行政省,财政自理。
此时,各大行政省,建立初期,自然没有多少资本。
所以,学生上学,都是需要交钱的。
并且,学费不菲。
没办法,那些老师的薪酬,可是很高的。
而老师的薪酬,就只能从学费里面出了。
但纵然学费很高,但是报名的学生,还是非常多了。
已经达到适学儿童将近一半的比例。
别看将近一半似乎并不高似的,但是在那个时代,这个比例,已经是高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了。
那个时代,甚至一个村子,都找不到几个识字的人。
而现在,入学率居然有这么高,这让各地的官员,在吃惊的同时,都是无比的振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