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之后,所获得的巨大成就,内心就很不平静了,他们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经认识到商业对于繁荣的巨大作用了,另外,南诏境内也有很多大唐热销的土特产和矿产,这些资源若是用牛马运到大唐,光是运费就很吓人,成本太高了就没有竞争力了,而若是南诏境内修通了铁路,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大量的土特产和矿产资源,都可以低成本的卖入大唐,从而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现实利益,可以让南诏变得更加的富裕。
而之后把铁路继续往骠国延伸,南诏能获得的好处就更大了,骠国的土特产要想输入大唐,必须要从南诏境内通过,收点过路费还是不过分的,另外,骠国的很多产品也能更廉价的卖入南诏,从而给南诏带来很大的好处。
铁路是大唐修建的,铁路改如何使用,利益如何分配,道路如何修建,这些当然是大唐说了算,但若是在别国修筑铁路,别国肯定也会提出自己的条件,具体如何分配利益,这个是需要好好谈的。
比如,铁路完全由大唐修筑,日后的维护也是大唐负责,则南诏王国就不能获得任何利益,而若是南诏海量的劳动力支持修筑,那就能获得部分收益,若是南诏肯给点资源和资金的援助,日后获得的利益就可以更高一些,而南诏究竟愿意付出多少,又该获得多少好处,这些都是需要双方好好谈谈的,目前也正处在谈判的阶段,而且,已经初步达成了共识,还有一些细节和要求需要继续谈,道路的选择也有分歧。
大唐对于修筑南诏境内的铁路,自然是希望成本越少越好,最好走直路直通西南的骠国,从而打通进入印度洋的陆地通道,而南诏自然不这么想,他们希望蜀中进入南诏的铁路能够多绕一点,将南诏境内的主要城池都给串起来,这样对于南诏来说,就能够获得最大的现实利益了。
利益分配之争和路线之争贯穿了整个谈判进程,而路线之争的本质其实也是利益之争,南诏和大唐所考虑的利益是不同的,南诏考虑更多的是改善自己境内的交通状况,而大唐考虑更多的是打通最便捷的进入印度洋的陆地通道,这个矛盾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没有一定的时间是谈不妥的。
还好目前益州的铁路都还在修筑之中,朝廷的资金和资源压力也很大,暂时还顾不上南诏境内的情况,所以,相关官员还有足够的谈判时间,技术人才也有足够的时间在南诏境内反复探查地形,为最终的修筑具体的数据。
这些活跃在南诏境内的测绘人才,既要按照大唐朝廷的要求,去测量直线通往骠国的道路,同时,也有一部分按照南诏的要求,去测绘通往沿途各重要城池的数据,两方面是同时动手的,这些测绘数据自然是为了修筑铁路服务,但同时,这些测绘数据也能成为大唐朝廷,日后轻松攻取南诏的强大助力,有了这些详细的数据,大唐兵马攻取南诏的难度将会降低很多,把对方的地形地貌和道路都搞清楚了,自然也就能做到知己知彼了,按照孙子兵法的说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都知道南诏的地形和道路情况了,凭借大唐的强大军力,拿下南诏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么。
当然,无缘无故的话,大唐也是不会拿南诏开刀的,这会给其余的附属国带来很大的压力,大唐以莫须有的罪名攻打南诏,显然是很难服众的,就算攻打南诏,也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行,必须要师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