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充分吸取了教训,没人想不开要找死。知道王言今日来上任,全体官吏,就连告病在家的,也都早早的来到了衙门,在院子里站着恭候。
这衙门没有影壁,适才王言在门口同小卒说话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这些人。他们原本还嗡嗡嗡的,见到了一身紫袍的王言出现,一个个立时住了嘴,眼观鼻鼻观心的正对门口站着。
王言跨过高高的门槛的,走至近前,负手而立。
他没有说话,就如此站着。有人想要说话,却被他漫不经心的目光扫过,慌张的低下了头。有人偷偷的抬头观瞧,一样也是又匆匆低头。
他如今的地位,到了衙门里已经不需要夺权了。他来了,权力就是他的。当然,该被糊弄的肯定还是跑不了,那是领导问题,是工作方法问题。到了今天,他的手下再也没有当年杭州的张签判那样,敢于纠集其他官员一起架空发难了。
满意的点了点头:“本官的名声、履历,诸位都是清楚的,就不多赘言。官家把国子监交予本官总掌,是对本官的信任,皇恩浩荡,本官必将竭尽全力,为我大宋多育良才。
本官久任边疆,不喜繁文缛节,在边疆与一帮子杀胚厮混的多了,向来说话直接,所以诸位谨记,莫要胡乱揣度本官心意,说话更不必拐弯抹角。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本官虽不解监事,粗粗有三点想法。一者增设科目,扩招学子。二者厘定生徒等级,明确学习进度。三者大兴官学建设,我国子监亦要择地新建,诸位待遇,以及出众学子待遇,都要相应提高。
可听明白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说话。
最后站在前排的一个四十许的男人,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开口说道:“回相公话,下官乃是监学主簿,我国子监无有进项,皆靠三司拨款,眼下账上已经有了亏空,相公如此动作,怕是吃不消啊……”
这是一句废话,但也说出了关键,那就是要不来钱别吹牛逼。
“钱粮之事,自有本官去要。你既是主簿,便准备好近五年监学账目,本官先查检一番,先找些钱财改善一下监学饭食也是好的。
诸君久任监学,监学章程如何最是清楚,究竟要如何变,还要群策群力。本官查账预计半月,在此期间,诸君每人写一份具体章程出来,吏员也要写,不讲文辞如何,把章程写明白便可。再给各州官学山长发文,一样要出个章程。具体如何行事,本官看过以后再论。本官查账期间,一切照旧。
诸君可听明白了?”
“明白了。”
“没吃饭么?”
“回相公,明白了!”
王言摆了摆手:“自去做事。”
一些人散了,一些人没散,他们一副想说话又不敢说的样子。…。。
“你们都拿钱了?”王言十分善解人意的问道。
国子监算是清水衙门,但也没那么清。毕竟手里还握着入学名额呢么。
高官显贵的孩子,肯定是都能来的,因为可以查的过来。那么自然而然的,剩下的位置就变的十分紧俏。不为学习,就为了二代们拍拍马屁,结识一些人脉关系,那也是好的嘛,谁去国子监学习啊。
而国子监的要求,是七品官以上,那人数可太多了,莫说是正经的监学名额,就是旁听的名额都很贵。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监学的这帮官吏自然就有了机会赚些钱。再加上跟账目上动一些手脚之类的,小小拿些钱贴补贴补,毕竟东京居大不易么。
他们既然早就知道了王言要来国子监,也知道王言有查账的爱好,为什么不早早的补上亏空?因为他们认为今时不同往日,以王言如今的地位,应该不会再跟他们计较那一些,他们寄希望于王言不会查账。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