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南下!(5 / 6)

出意外要被边缘化。

这一次南征,栾氏并没有份额,栾黡自然也就不在场。

然后,因为栾氏会被边缘化的关系,晋国肯定需要有一个家族来顶替栾氏与宋国进行邦交,应该就是郤氏顶替栾氏了。

韩氏已经在晋国除名,晋国失去了与周王室进行邦交的家族,一样需要重新竞争。

从这里能够看得出来,卿位家族的斗争不是会影响到晋国内部,外部的影响也是很大。

继续阅读

三天的休整过后,南下的晋军重新开拔。

话说,要实施军事入侵,晋军怎么还在郑国势力范围之外休整?

因为晋军并不是要发动突然间的入侵,打的并不是偷袭之战。

流程是,晋军没有开拔的时候,智罃先接见郑国的使者,直接说就是当面进行训斥。

在晋军重新开发之后,智罃派人前去“新郑”谒见郑君睔,代表晋国正式向郑国提出宣战。

这样的流程必须有。

如果晋国对郑国不宣而战,才是本世纪最大的黑点。

事实上,南下的晋军会给郑国足够的时间,让郑国发布征召令,两军再面对面展开交战。

“其实是我们有能力灭掉郑国也不会干,甚至不能过分削弱郑国。”士匄看着有些焉,该状态在出征前就有了。

绝非是士匄懈怠国事,也不是他不重视这次出征,纯粹就是操办丧事又要准备出征,太多事情要做搞得精疲力尽。

楼令能够听懂士匄的抱怨,说道:“郑国左摇右摆是件好事。哪一天郑国死死抱住我们,一定会让我们非常难受。”

士匄点头说道:“谁说不是呢。”

如果郑国投靠晋国的立场坚定,晋国就不能在郑国受到入侵的时候没有表示。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

郑国一直跟宋国爆发摩擦,每一年几乎都要打一次,届时晋国该怎么在两国进行协调?

南下的晋军已经在“新郑”北部十里外进行驻扎,他们在等郑军集结完毕,也是在等楚军入场。

等于说,晋军并未攻打郑国的其余城池,否则该是在进军的路上。

晋军是以入侵的姿态进入郑国的势力范围,没有阻碍某些地方的郑国贵族主动找南下的晋国贵族谈生意。

好多纳赋状态的晋军,他们到了地方再找当地贵族采买生活物资,省了运输的消耗不提,价格方面还显得很公道。

其实,不止郑国的贵族会卖物资给入侵一方,任何一个国家的贵族,包括晋国的贵族,一样会做相同的事情。

这种事情连国君都无法干涉。

发生这样子的事情,能不能将卖入侵者物资视为通敌卖国?很抱歉的来讲,起码贵族阶层并不觉得。

或许是皆为周王室分封国,哪怕是区分了国家,他们仍在周天子的旗帜之下?

可能是,他们互相认同打内战,不用像对待戎、狄、夷、蛮那样较真?

现代有专家讲了几个说法,流传比较广的版本是:诸夏这边有国家的观念是从西汉开始,直至近现代才有民族观念。

到底对不对,又是怎么回事,没有权威人士给予判定。

可是,要说在西汉才产生国家观念,战国时代的诸雄打生打死,究竟是为了哪般呢?

再来,到近现代才民族观念的话,战国时期的秦国、赵国、燕国、齐国,反正就是面临游牧族裔威胁的列国,他们没有少合作对外啊?要知道他们平时互相敌对与攻伐,面临月氏、匈奴、东胡的入侵却能够团结抵御,互相之间没有认同感,怎么可能呢?

“宋国还没有派使者前来求援?”士匄问道。

这种事情,楼令没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