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南下!(4 / 6)

得会是那百分之二十战败率的倒霉蛋。

纳赋期间有所缴获,哪怕要上交国君四成,可能需要拿出一到两成打点众多的上司,不是还能够留下至少四成吗?

因此,晋国的各个家族,他们比起交税,更愿意进行纳赋。

这样说吧,赵武如果一直不纳赋,赵氏每一年都要交税,并且没有意外之财,按部就班进行发展,可能永远达不到曾经的高度了。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一直不纳赋的赵武,他没有相关的成绩或战绩,有新的机会又要被诟病没有成绩或战绩,会再一次被刷掉。

在这一次,赵武主动请求智罃给予纳赋的机会,带着一个“旅”跟着南下。

晋国主动寻求纳赋的人简直是太多了,没有被选上才会垂头丧气。

能够明白在晋国担任卿大夫,为什么风光无限且位高权重了吧?

那是有太多的人会求到,他们再不畏惧卿大夫的家族,也会想方设法讨好卿大夫,求得一个纳赋的机会。

每一位卿大夫或多或少会有人求上门,刚刚坐上卿大夫宝座的楼令被求得最多。

这是楼令刚刚成为卿大夫,麾下没有固定的纳赋团队,可以空出更多的名额。

什么叫固定的纳赋团队?其实就是附庸组织。

很多家族愿意给卿位家族当附庸,直接说就是为了那个出征的名额。

要不然的话,即便卿位家族的实力很强大,惹不起总能够躲得起,真不是非要眼巴巴凑上去进行巴结。

用传统的方式来理解,成为晋国的卿大夫之后,等于有了建立幕府的资格。

幕府可不是小日子专属,诸夏这边在战国时代才明文出现,当时的小日子连政权的雏形都没有,处在原始部落形态。

而建立幕府,每一个幕府直接就是缩小版的庙堂配置,里面职权非常分明,分工也是无比详细,只是限制在军事范围。

唐朝的李隆基时代,他还给节度使幕府进行了加强,搞得幕府能够直接干涉民政,很直接就玩脱了。

魏氏这一次当然也进行了纳赋。

不是郤氏、荀氏或范氏征召的魏氏。

上述三个卿位家族,他们简直就像是躲瘟神一般躲着魏氏,怎么可能对魏氏进行征召。

楼令对魏氏发布了征召令,要求魏氏出动两个“旅”进行纳赋。

两个“旅”的份额当然无法完全抵消魏氏该交的税,有没有纳赋的份额却是对魏氏无比重要。

所以,楼令征召了魏氏,非但没有消耗掉人情,还在人情上加码了。

率军纳赋的人是魏颗,他正与魏相低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魏相现如今是楼氏的家臣之一。这是他自己上门求的。

其余家族得知楼令接纳魏相当家臣,只能说是看法并不一致。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魏相有魏锜那样的父亲,超大概率不是什么好鸟。

当然有人知道魏相的才能,认为楼氏算是捡到大便宜了。

不管是厌恶还是欣赏,愿意接纳魏相的家族绝对不多,可能郤氏算是其中的一个,只是魏相没有接触郤氏。

“宋国君臣派人北上了吗?”智罃问道。

没有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晋国察觉到楚国会入侵宋国,没有得到求援之前就派下军南征。

前提是宋国派出使者向晋国求援,下军才会介入宋国与楚国的战争。

如果宋国没有派人向晋国求援,哪怕晋国再需要宋国,并且下军已经南下,军队一定不会主动凑过去。

智罃见到没有人回答,呢喃自语道:“忘记之前是由栾氏负责跟宋国进行邦交了。”

栾氏并没有灭亡,只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