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杀降(6 / 9)

,或许早晚会派上用场。”

杜甫知这是高适祖父遗物,怎肯接受?推让了一番,最后还是被高适硬塞入了他的怀中。

他又想到了跟哥舒翰远赴西域的岑参,虽然认识时间并不是很长,他开朗的性格、幽默的话语和诗才都是自己很喜欢的,也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

幽州节度府中军大帐中,此刻却是一片威严与肃杀。

节度使张守珪端坐在帅案之后,十余位将校屏息在两厢端坐,只能听到大帐外的猎猎风声和远处传来的刁斗之声。

留守大营的行军司马王悔已向张守珪汇报了这段时间的营务事宜,而张守珪却面沉似水,一言不发。

“啪!”张守珪重重地一拍帅案道“折冲校尉史思明出列!”

“卑将在!”史思明忙出列行礼。

“史思明,洛阳之行,你好风光啊!”张守珪冷笑道。

“卑将不敢!”史思明多天来一直担心的事就在眼前成为现实,额头已冒出细细的冷汗。

“你不敢?”张守珪冷冷地说“你违抗军令,在击鞠场上好勇斗狠,几乎害死寿王千岁,你还说你不敢?”

在五凤楼下击鞠较技那天,张守珪曾派人密令史思明拿出看家本事反击皇家击鞠队,但也要求他们最终还是要放放水,好让寿王率领的皇家击鞠队赢得比赛……

可他史思明却偏偏要在众人面前逞能,不但击飞了李瑁必进的一球,还逼得李瑁舍身犯险,差点就出意外……这下子几乎将五凤楼上的张守珪骇得魂飞天外,幸亏他在最后的时刻舍身救下了寿王,这才化险为夷……,但这就已经让张守珪恨得牙根直痒痒了,若不是后来天子在五凤楼的酺宴上对史思明大加赞赏,又给他赐了名,恐怕在洛阳行营的时候张守珪就已将他处斩了。

现在,这顶“违抗军令”大帽子一扣,史思明即将人头落地。

“卑将冤枉!”史思明正待分辩,张守珪又猛地将帅案一拍,怒喝道“来人,将史思明推出辕门斩首!”帐外两名刀斧手闻令突入大帐,便将史思明捆了。

帐内诸将怎能坐视不管?行军司马王悔第一个出列求情,说“大帅开恩,史思明虽然有错,但毕竟有破契丹大功于前,在洛阳又有救护寿王的功劳,就请大帅饶他这一次吧!”他虽是文官,但在军中颇有威望,大破契丹后,他自愿留守大营,并未随军前去洛阳献捷。

张守珪仍面无表情。

站在一旁的安禄山与史思明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甚笃,急忙出列向张守珪施礼说道“大帅,史思明对大帅一向衷心,虽有小错,但请大帅念在他素来忠勇的份儿上,饶了他吧!”说罢,他向诸将使了个眼色,大家也纷纷会意,一同出列求情。

就连在平日里与张守珪貌合神离的平卢兵马使邬知义也离座为史思明讲情——毕竟这种能拉拢营中诸将人心的机会不是经常会有的……

张守珪沉着脸,好半天才传令道“推回来。”

此刻,身遭五花大绑的史思明已吓得面色煞白,跪倒在地颤声说“谢大帅不杀之恩。”

张守珪冷冷说道“史思明,非是本帅不想杀你。你违抗本帅军令便是死罪,就是到圣人那里也救不得你!只是诸将求情,念你往日也小有寸功,此番便先记下你的死罪,今后再犯,别怪本帅法不容情!”

“谢大帅!谢各位求情!”史思明连声应道,脸上热汗直淌。

张守珪正色说“本帅再次言明军法,今后诸将再有敢违抗军令者,不管曾有何种功劳,也不管朝中有谁撑腰,本帅也绝不宽饶,你们记下了!”

“诺!”诸将不敢怠慢,齐声应命。

张守珪这才面色一和,缓缓拿出一份军令和十来张委任告身,逐一宣布了对其他有功将佐的提拔任命。

他这一打一